|
春尽夏来,万物盛开
美好的5月来了
蕉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即将开幕,快来看看吧!
活动预告
时间:2020年5月24日(星期日)上午
地点:万达广场2号门
启动仪式
主持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坚
区委副书记、区长何必良作动员讲话;
志愿者代表宣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倡议书;
为区文明实践中心24支志愿服务队伍授旗。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共蕉城区委、蕉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蕉城区委宣传部、蕉城区委文明办、蕉城区文体旅局、蕉城区教育局、蕉城区科协、蕉城区慈善总会。
协办单位
蕉南街道党(工)委
志愿服务活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宣传;
阅读推广送书;
新冠肺炎疫情宣传及物资发放;
创文明城,做文明人等创城主题宣传;
医疗专家义诊;
社科知识普及咨询;
科普咨询服务;
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科技宣传;
法律咨询、宣传服务;
反家暴法宣传;
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
爱心帮扶活动;
就业创业、人事人才、社会保障;
新时代现代农业科普宣传。
什么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呢?
大梦君为您普及一下
(上下滑动看)
今年,蕉城区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为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共宁德市蕉城区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德市蕉城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区委办〔2019〕88号)等文件精神,现就蕉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公布如下:
蕉城区通过建立“371”文明实践体系,努力构建覆盖全区的综合服务平台。
☆ 建立健全三级组织架构
成立蕉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区委宣传部增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蕉南街道、飞鸾镇、金涵乡、霍童镇、洋中镇5个乡镇(街道)作为示范所建设,16个乡镇(街道)各选择2个村,共32个村作为示范站建设。发挥实践中心、示范所、示范站带头引领作用,在全县域范围内全面开展建设工作,目前蕉城区文明实践中心、16个乡镇实践所、303个村实践站均已挂牌成立、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实践活动,实现建设工作全覆盖。
☆打造七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
①建立理论宣讲平台。组织农村党员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乡村讲师团、理论宣讲轻骑兵主体作用,深入开展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法治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的宣讲活动。把理论宣讲与惠民利民相结合,围绕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开展“菜单式”宣讲,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宣讲服务群众更真切地领悟思想,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②建立社会宣传平台。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农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开展形势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了解运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增进对党和政府的信赖;组织开展军民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先进典型、法治宣传教育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在文化、科技、卫生医疗、教育、农业、水利等方面给予农民群众实质性的帮扶和技术指导,更好地惠民生、暖民心。
③建立教育服务平台。整合普通中学、职业学校、小学、青少年宫、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等资源,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文明校园城乡共建、心理健康辅导和亲子夏令营等教育活动,推进校外活动实践教育场所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服务,推动校内校外教育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④建立文化健身体育服务平台。整合基层综合性文化体育管理服务各项资源,结合时代要求和蕉城地域特色,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文化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美丽乡村等为主题的特色文艺活动,进一步传承乡村文脉,传习良风美俗,传递人文关怀,带动基层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重点完善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体系,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丰富和提升“全民健身百村行”品牌活动,不断完善“15分钟”健身圈,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和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点、参与面广、影响力大、可持续性强的全民健身活动和传统文化体育活动。
⑤建立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整合科普中国农村e站、科普大篷车、科普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资源,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普服务的公众获得感;借力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科学传播行动,实现科普信息的资源共享、精准推送;把握全国科普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重要节点在乡村、社区等开展科普集市活动,开展农村公民科学素质竞赛,加大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对青少年群体的开放力度,开展多样化的科技教育活动。
⑥建立乡风文明服务平台。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针对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乡风评议。切实加强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围绕倡导文明风尚、维护公共秩序、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城乡环境等重点任务,强化社会化招募,引导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社会公众广泛参与邻里守望、文明劝导、生态环保、卫生健康、文艺惠民、平安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
⑦建立爱心帮扶平台。依托慈善帮扶队伍、文明单位、爱心企业、民间志愿服务队伍等组织,结合精准扶贫、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乡村慈善敬老院等工作项目,共同开展爱心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难群体、残疾人、贫困户为重点关爱对象,与他们开展结对帮扶,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应急救助、亲情陪伴、爱心捐助、信心鼓励、就业推荐、脱贫项目等志愿服务。
☆组建一支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
成立蕉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在七大平台和乡镇实践所成立志愿服务分队。志愿服务队主要统筹整合三类志愿者:
①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基层服务人员,特别是涉农部门、宣传部门、教育部门、民政部门、卫生和健康部门、文化体育和旅游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以及党校(行政学院)、中小学和技术学校等在职干部,利用自身工作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②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科技特派员、律师、“五老”人员、退休文化工作者、先进人物、慈善志愿者、文艺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社会团体和服务人员,在发挥自身技能优势的同时,引导他们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③机关单位党员志愿者,动员全区各区直单位、文明单位积极参与挂社区、挂村共建工作,推动政策宣讲、全民健身、文化共享、文明劝导、精准扶贫、普法宣传、科技科普、综治平安等进社区、进乡村,形成大创建工作格局。目前全区在福建志愿服务网系统的注册志愿者队伍427支,注册志愿者人数达59462人。
新时代文明实践
蕉城人一直在行动
·End·
责任编辑丨何巧银
值班主任丨林翠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