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天,年近8旬的符大爷闲暇时,总爱到村口那条刚铺上水泥的通村公路上,走走看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符大爷家住霞浦县柏洋乡神洋村溪兜自然村,是个与柘荣县宅中乡仅一溪之隔的小山村,全村70多户180多人。村里祖辈与外界联通的唯一通道,是一条蜿蜒盘旋在山谷中、陡峭狭窄的百年古官道石岭路。
“那时候,出门靠爬岭,回家就下坡,可苦了乡亲们!”符大爷一语道出了当年村里的行路难。受限于当时对自然村修路扶持政策少、乡村财力有限等因素,这条路一直未能修建。
十多年前,为改变出行难现状,村民们自发组织捐资,开始挖掘通往神洋主村的简易公路。几经周折,一条长6公里、宽仅3米的简易公路终于挖通,村里第一次有了来往的大小车辆。
可惜好景不长,经过风雨侵袭冲刷,没多久,刚挖通的路面坑洼不平、损毁严重,无法行车,村里依旧行路难。“尽管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多次对破损的路面进行修补,但是,路况劣质现状,根本无法改变。”神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高飞说。
2017年,在上级有关部门和当地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溪兜村通往神洋主村及主村外连1.5公里、总长7.5公里的公路,被立项列入连接跨县域公路,将进行拓宽、硬化等标准等级改建,总投资1500万元,村里再次迎来通路机遇。
然而,根据改建方案和要求,此次拓宽改建需要的征地补偿款等,不在总投资预算之列,需沿线各相关村自行解决。
整条线路改建涉及征地面积近6亩,近20万元的征地补偿款无从着落。为尽快筹集资金,使改建工程早日动工,村两委决定倡议发动村民捐助补偿款。
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张太钲带头捐款6000元。随后,他又带着村两委成员赶赴上海,向在沪乡贤募集捐赠款项。“倡议得到在外乡贤的积极响应,大家踊跃捐赠,其中捐赠最多的孙进松,一人就捐了3万元。”张太钲说。
在外乡贤的举动,带动和影响了其他村民。全村48位村民捐赠了21万多元,甚至连77岁的五保户尤美珠,也将节省的1000元送到村委楼。
2018年10月,全长7.5公里、宽6.5米、全线水泥硬化、总投资1500万元的公路改拓建工程动工。经过2年多的紧张施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正进行扫尾部分施工。
“这条路修通后,不仅促进了县域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同时还大大方便了沿线多个边远山村群众的出行。”柏洋乡综治副书记陈宗顺说。
□ 夏斌
来源:闽东日报
ND19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