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分析
9月14日至9月20日,蕉城区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27起,其中贷款类诈骗6起,网络交友诱导投资、博彩类诈骗6起,快递退赔类诈骗4起,兼职刷单类诈骗5起,网络交易类诈骗3起,注销校园贷诈骗2起,冒充美国军官交友诈骗1起。
发案地区分布
诈骗案件类型分析
从诈骗类型来看,贷款类诈骗与网络交友诱导投资、博彩类诈骗发案较多,并居第一,发案各占比为22.2%。 从涉案金额来看,网络交友诱导投资、博彩类诈骗涉案金额列居第一,损失占比54%,其中受损金额最高达40万元。兼职刷单类诈骗涉案金额列居第二,损失占比13.2%,其中受损金额最高达20万元。注销校园贷诈骗涉案金额列居第三,损失占比12%,其中受损金额最高达11万元。
典型案例
冒充美国军官交友诈骗
今年8月,陈女士在美图秀秀认识了一名自称“Michael Logan”的美国军官,双方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Michael Logan”表示其在部队立功受奖,获得许多美金,预计将于11月退休到中国养老,遂想先将美金寄给陈女士保管。陈女士将地址信息发送至“Michael Logan”后,接到一通自称是英国伦敦快递电话,对方称需要转账15000元快递费才可寄到中国。陈女士毫不犹豫地将钱款转入对方账户。9月17日,陈女士收到一封邮件,表示快递被扣押,需缴77600元的手续费。陈女士按照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后,发现未收到快递且联系不上“Michael Logan”。在家人的提醒下,陈女士发现自己被骗。
注销校园贷诈骗
9月14日,刘先生接到一通陌生来电,对方称刘先生曾注册的校园贷未注销,如不注销,将影响其征信。刘先生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添加销户专员QQ。销户专员表示,注销校园贷前需将个人名下的所有借贷款额度清零。刘先生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京东金融”、“小芽贷”等app借款11万元转到指定账户,完成借贷款额度清零。随后,销户专员诱导刘先生下载“小米金融”借款。刘先生从未注册过“小米金融”,这才发现自己被骗。
9月15日,黄先生接到一通自称是“京东”客服来电,对方称其在校期间曾注册校园贷,如不注销,将影响其征信。黄先生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添加销户专员QQ。销户专员表示,黄先生需将“京东”、“支付宝”、“微博”、“微信”等app借贷款借出,转至指定账户才能注销校园贷,且所借金额无需返还。黄先生按照对方要求进行借款转账。据悉,黄先生共计被骗10.2万元。
网络交友诱导投资、博彩类诈骗
2017年,陈先生在陌生好友推荐下,下载了“火币pro”app,并在对方的指导下在该平台投资虚拟货币。陈先生前期进行小额投资,获得可观的收益且均可提现。陈先生加大投资额度后,未再登陆该平台。今年9月16日,陈先生登陆后发现投资钱款不翼而飞。据悉,陈先生共计被骗40万元。
今年8月,冯先生接到一通陌生来电,对方称有一个炒股交流群,群内有许多资深炒股师,邀请冯先生加入。冯先生点击群内“管理员”发送的链接跳转至“信得国际”的网页平台,在“管理员”的引导下进行投资炒币,前期投资获得可观的收益,且均可提现。9月16日,冯先生发现投资金额无法提现,且网站无法打开。据悉,陈先生共计被骗26万元。
贷款类诈骗
9月18日,章先生收到一条提供贷款的短信。因急需用钱,章先生点击短信链接下载注册“信用贷”app,申请了2万元的贷款。提现过程中,章先生发现无法提现,遂咨询客服。客服以账户被冻结缴纳解冻金、保险金等为由诱骗章先生先后转账6万元。
兼职刷单类诈骗
今年3月,苇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条挣钱的广告,添加微信号进行咨询。对方称,只需苇女士直接转账,由他进行投资操作即可返还本金收益。苇女士转账后如期获得本金和收益,便加大转账金额,却迟迟等不到返还本金和收益,遂咨询对方。对方表示投资平台系统出现故障,需修复后才能返还。9月18日,苇女士继续转钱给对方发现自己被拉黑,这才意识到被骗。据悉,苇女士共计被骗20万元。
快递退赔类诈骗
9月14日,刘女士接到一通自称是淘宝客服来电,对方称其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现要进行退款理赔。由于购买信息一致,刘女士信以为真,按照客服要求从支付宝领取500备用金。客服称备用金是他们退款方式,让刘女士将超额款转给对方指定账户。转账成功后,客服以订单超时、无法关闭为由,诱导刘女士从网络贷款平台借款转账。据悉,刘女士共计被骗2万元。
警方提醒
1、网上交友须谨慎,不要随便泄露个人信息,在没有核实对方身份前,切勿轻信他人。涉及金钱、汇款等情况一定要慎重。特别是,对方是某种特定身份时,一定要注意核实,必要时可以打110报警求助,否则很容易掉入骗子早已为您“量身定制”的“童话般梦幻”的圈套。
2、网贷账户注销和个人征信无直接关系,只要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一旦接到自称网贷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一定提高警惕,不要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更要保护好验证码,以防钱财损失。
3、任何需要缴纳费用、垫付资金的刷单或兼职都可能是陷阱。
4、不要心存侥幸心理,发现疑似骗局的苗头,立即止损,一旦被骗,立即打110电话报警,及时保存好转账及聊天记录并截图,为警方提供第一手证据资料。
来源:蕉城公安
ND19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