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93-2888884
  • 我们自己的论坛-有事您发贴,大家来帮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490|回复: 0

宁德:文明餐桌“新时尚”公筷公勺守健康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0-4-8 08: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宁德:文明餐桌“新时尚”公筷公勺守健康-1.jpg

宁德:文明餐桌“新时尚”公筷公勺守健康-2.jpg

漫画:公筷 图源:闽东日报

宁德:文明餐桌“新时尚”公筷公勺守健康-3.jpg

围桌合食,推杯换盏,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但在你来我往寒暄热闹间,也给了各种细菌、病毒传播的机会。

疫情之下,因亲友聚餐导致感染新冠肺炎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也让餐桌上的卫生进入了疫情防控的视野。近日,记者实地走进我市部分餐饮行业,近距离感受我市公筷公勺使用情况。

公筷公勺使用

市民观念不一

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经过疫情大考的人们开始重视公筷的使用,记者随机走进市区几家餐饮店,发现部分餐饮门店在上菜时都有配备公筷。正在晚餐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使用公筷公勺既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爱护。”

然而,多数饭馆的公筷公勺服务仍然没跟上来。记者在万达广场周边走访时发现,不少餐饮门店生意热闹,戴口罩、测体温、登记信息等防控流程一项不缺,然而走进店内便“打回原形”,有的门店没有配备公筷公勺,有的即使配备了公筷,使用的市民也是寥寥无几。

在一家火锅门店,客人们拿着自己使用过的筷子在锅里上翻下涮。“晚餐前我们都记得要使用公筷,可吃着吃着也就忘记使用公筷这回事了。”市民王先生说。

在采访中有市民表示,朋友聚会时在餐桌上使用公筷公勺可以理解,可是自家人吃饭,有必要分得这么清楚吗?这样做不会显得很生分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其中唾液是各类传播途径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因此,使用公筷公勺,和关系亲疏无关,合餐、私筷的方式不仅会把某人携带的致病微生物带入菜肴中,还可能把某些变质菜肴里的致病微生物带到其他菜肴里。这样为致病微生物扩散、疾病传播大开方便之门。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避免共同进餐时个人使用的餐具直接接触公共食物,减少病从口入的风险。

使用公筷公勺

创建文明餐桌

连日来,我市餐饮行业开始逐步恢复营业,如何进一步推广使用公筷公勺?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宁德市从事餐饮服务食品经营活动告知函》,进一步规范我市餐饮行业经营行为,倡导使用公筷公勺,推动全社会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用餐习惯。

与此同时,市委文明办发出倡议:使用公筷公勺,创建文明餐桌,守好“舌尖上的防护线”,让安全、健康、文明的用餐方式,惠及每个家庭、每位居民,为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贡献力量。而此前,市委文明办也曾多次发出倡议,倡导用餐卫生,使用公筷公勺,争做“文明餐桌行动”的践行者、示范者、推动者,展示文明的良好形象。

其实,对于大部分市民而言,“文明餐桌”并不是一个新词。

从倡导节约的光盘行动、合理点餐、抵制浪费,到现在提倡的公筷公勺、分餐制,这两年,餐桌文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绿色饮食、健康生活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生活常态。

“过年过节一家老少都会聚在一起,大家围坐在一起很容易传播疾病,所以很有必要推行公筷公勺、分餐进食这些好习惯。”市民林女士认为,虽然分餐好像少了欢聚时刻的那股热闹劲,但这对我们的健康很有利。受这次疫情影响大家都提高了警惕,转变观念做到家庭分餐就更容易了。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眼下正是复工复产高峰期,使用公筷夹菜、公勺舀汤,能有效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还有利于形成健康用餐、节约用餐、文明用餐的良好风尚。”

多一双公筷,多一份安心,期待疫情之后,使用公筷公勺的好习惯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公筷公勺能够成为每张餐桌的“标配”。

宁德:文明餐桌“新时尚”公筷公勺守健康-4.jpg

(来源:闽东日报、文明宁德)

猜你关注
    刚刚通报 | 福建无新增确诊、疑似病例,无新增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

    刚刚,福州暂停了三分钟!东街口,五一广场……这一幕幕让人潸然泪下

    欢迎凯旋!致敬宁德最美逆行者!你们是宁德人民的骄傲!

    重磅!《宁德市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条例》发布!

    @所有人,这有一封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请查收!



宁德:文明餐桌“新时尚”公筷公勺守健康-5.jpg

广 而 告 之

宁德:文明餐桌“新时尚”公筷公勺守健康-6.jpg

宁德:文明餐桌“新时尚”公筷公勺守健康-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93-2888884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s://www.nd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闽ICP备2022015620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