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93-2888884
  • 我们自己的论坛-有事您发贴,大家来帮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948|回复: 0

劳模宣传之窗丨劳模个人事迹宣传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0-5-3 07: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劳模宣传之窗丨劳模个人事迹宣传-1.jpg

时代的

劳动人民最光荣

滴滴汗水

折射闪光的人生价值

颗颗螺钉

铺就新时代发展征程

劳模是劳动者的杰出代表

劳模精神更是时代的宝贵财富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大力宣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主旋律,宁德市总工会现举办“五一劳模风采展”,宣传2019年劳动模范荣誉获得者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等先进典型的榜样效应,引领带动广大职工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

“中国梦·劳动美”

奋斗新时代·劳模展风采

——2019年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劳模宣传之窗丨劳模个人事迹宣传-2.jpg

劳模宣传之窗丨劳模个人事迹宣传-3.jpg

—主 要 事 迹—

黄震标

1、思想开拓,勇于创新,研制出创新型坦洋工夫红茶

利用福安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采用高香型品种,借鉴其它茶类制作技艺,与公司研发团队一道潜心攻关,在传统坦洋工夫红茶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融入其它茶类制作技术。经过近两年无数次的试验,2011年底创新型产品“一泡红”终于试制成功,其香气馥郁高长,花果香显露,滋味甜醇爽口,汤色红艳明亮。既有红茶的甜醇,又有乌龙茶特殊的花果香,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倍受专家和消费者的推崇,并成功申报国家专利6项,相关技术也在2012年第2期《福建茶叶》中发表题为《高香型坦洋工夫红茶初制工艺》,2019年第2期《中国茶叶》中发表题为《花果香型红茶加工技术》。

2、保护优异种子资源,传承百年非物质文化遗产

坦洋菜茶是制作传统坦洋工夫红茶的优质原料,但近几十年的过度开发,坦洋菜茶茶树品种已越来越少,急需挖掘和保护。为发掘和传承的坦洋工夫,发展传统历史名茶,利用福安海拔900多米 “闽淅茶盐古道”两旁百年荒野坦洋菜茶为原料,在传承传统坦洋工夫红茶制作工艺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反复试验,精雕细琢,2014年“古道野枞”试制成功,其具有独特生态韵味的“古道野枞”,百岁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给与高度评价,书赐“古道野枞”四字,成为公司高端主打产品,2016年起草制定了《古道野枞特种红茶》的企业标准并通过专家审定;2017、2018年“古道野枞”连续两届在福安市“坦洋工夫” 杯斗茶赛上荣获金奖名茶,在2017年“闽茶杯”荣获金奖。

3、言传身教,热心帮带,积极参社会公益活动。

在不断提升自身茶学素养,提高技术水平,并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无私的传授给他人,言传身教、答疑解惑。春润(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福建农林大学、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安溪茶学院的教学实训基地,2016年成立“古道野枞大师工作室”,并在宁德职技术学院成立“古道野枞大师工作室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分室”,定期给年轻茶人分享心得与经验,为新生代茶人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更好掌握理论知识。

薛立刃

薛立刃同志,女,本科学历,中共党员,高级教师,现兼任福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工会主席、宁德小学教研室、福安市进修校兼职教研员。从事教师职业二十五年,思想政治坚定,立足岗位积极进取,以钉子精神潜心专业成长,勤恳务实,时刻秉持赤忱之心,积极为教育事业的建设服务。

专业技术能手。她潜心一线教学,注重教育科研,自主实践课堂激情活泼,自成风格。参与教材编写已于2018年出版发行,参与多项国家、省、地市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发表,公开课多次在国家、省、地、市获奖, 2018获福建省第四届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被省总工会授予“福建省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2017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福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曾获福建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2015、2016、2017连续三年“一师一优课”省、地一等奖,宁德市优秀教师、宁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管理自有特色。从一线教师到兼任年段长乃至兼任集团工会主席,她责任心强,大胆创新,积极为学校打造和谐团队,成效突出。是教职工心目中的“暖心大使”和“点子公司”。建设年段“工会小家”;推出教工团队“志愿文化”“教工社团活动”等有创意有实效的团队建设方式,学校荣获“福建省优秀教工之家”称号,工会还陆续获评“福建省五一先锋岗”、“福建省五一先锋号”、“宁德市先进职工小家”等。爱心志愿领头羊。她是实小集团志愿者联队队长,近十年来她本人帮扶困难学生近十个,组建实小志愿团队帮扶留守儿童、乡村教育,走入社区当公益讲师,进入福安图书馆当”阅读推广使者“,社会反响很好。日前入选“福建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丁国龙

丁国龙同志工作于全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的嵛山岛,为这座美丽的海岛的电网,已守护了三十四年。1985年2月,年仅19岁的丁国龙被分配至嵛山,从此与这个美丽的海岛、与电力结缘。为了海岛居民能用上安全、稳定的电,多年来,丁国龙先后参与、开展了海底电缆建设、“两改一同价”工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农网升级改造等工程建设,海岛电网实现质的飞跃。马不停蹄的电网建设背后,是丁国龙的辛勤付出。家住福鼎市太姥山镇的他,由于当地每天仅有一趟在中午时分开往嵛山岛的船,这些年,丁国龙每周只在周末回趟家,其余时间均住在所里。

岛上的海雾盐分高,腐蚀性强,电力设备易发生故障。“山清水秀是嵛山岛旅游业的品牌,天湖草场是海岛的特色景观。电线受腐蚀容易断线,易引发火烧山,要防患于未然。”丁国龙告诉笔者。为了“治未病”,丁国龙在安装及维护的技术上精益求精,小到安装一颗螺丝钉都要比正常要求更高一个标准。同时,丁国龙在日常工作中对岛上的线路做了细致的摸排,记录下线路的每个薄弱点并汇总上报。在该汇总材料的基础上,该公司针对嵛山岛故障高发线路制定了绝缘化改造计划,线路断线引发火烧山的概率大大降低了。

为保障海岛旅游业可靠用电,丁国龙积极与各组织负责人对接,及时了解最新用电情况及建设规划,先行一步量身定制用电方案,为有发展需求的机构及时增设增容配变。同时,针对马祖村系镇政府所在地,且民宿、农家乐、宾馆多,用电负荷高的特点,在每年5-10月旅游旺季,丁国龙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每两天对该村重要线路、旅游产业客户内外线路进行巡视和隐患排查,并对岛上其他村的旅游服务组织每周开展一次巡查,有效保障了岛上服务设施的稳定用电。

海边多台风,而海岛常常在风灾中首当其冲,抢修便是所内难以避免的工作。然而由于招工难,所内兵力匮乏,而抢修时的车辆也需从嵛山镇政府调配。即便如此,丁国龙从来不等不靠,常凭着所内“小米加步枪”的力量,快速、独立地完成了抢修任务。2018年“玛莉亚”台风中,丁国龙父母的渔船受损严重、房子进水,但丁国龙舍“小家”为“大家”,争分夺秒恢复了海岛供电。

在他的精心呵护下,海岛供电能力稳步提升,为嵛山岛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他努力钻研技术,参加宁德农电系统技能比赛连续三届获前三名,并积极开展传帮带,带领公司队伍参加宁德市供电公司技能比赛,其中林志冠获第一名和“宁德市首席技术能手”称号。他个人先后获得中国文明办“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宁德市“最美家庭”、福建省供电有限公司优秀农村电工、国网宁德供电公司首届劳模等荣誉称号。

邱 健

邱健同志他淡泊名利,怀着救民众之仁心,以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一文中所云“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为含灵巨贼”一段作为行医济世的标准和规范,兢兢业业,廉洁行医而自律,拒收患者的红包。临床中坚持每周七个半天的门诊(按照规定只需出三个半天门诊)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尤其是农村患者,每天皆诊治完最后一名患者才下班,十余年来上班期间几乎没有与家人共进过午餐,因为很多患者是从农村慕名而来,如果当天不能就诊,就要使患者及家属在城关多待一晚,多开支少则几十,多则几百的费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从不在院外为自己谋一丝利益,多次拒绝许多药店要求到他们药店坐诊及诱人回报。每年不定期下乡义诊,为边远山区病患者提供服务,对孤寡老人和贫困患者经常为他们在经济上提供帮助。由于长期劳累,去年患病在上海手术后,休息五天即开始上班,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曾获“宁德市十佳医务人员”称号。

他钻研医术,力求精益求精,认真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中和学术研究上更加注重创新,在许多疾病的治疗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治病中注意调理脾胃,认为许多慢性脾胃病患者身上同时存在有寒热错杂的现象,注重平调寒热,常以半夏泻心汤等加减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等均取得满意疗效。2012年成功入选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全国选拔,通过三年的“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研修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完成学业,被授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在全国及省内多个学术团体担任副主委及常委。2019 年1月被评为首届“宁德名医”。

他工作业绩突出,2009年市医院与市中医院进行资源整合,负责中医内科的组建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科室已成为市医院最具中医特色科室,脾胃病专科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优势(脾胃病)专科及宁德市重点专科,收住病人数及床位使用率等指标均居我院同等科室前列,在完成病区工作的同时,年接诊门诊12000余人次,居全院前列,个人中药饮片使用率居全院之首,饮片收入占全院所有中药饮片收入20%,同时重视总结临床经验和科研工作,主持地厅级科研项目三项(已结题),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合作),2016年1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邱健传承工作”建设专家,目前工作室按照项目计划共带教学员七人并定期深入基层卫生院指导基层中医人员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来源:宁德市总工会

[ 这里是宁德网,感谢您的阅读 ]

宁德网移动端矩阵

劳模宣传之窗丨劳模个人事迹宣传-4.jpg

劳模宣传之窗丨劳模个人事迹宣传-5.jpg

劳模宣传之窗丨劳模个人事迹宣传-6.jpg

劳模宣传之窗丨劳模个人事迹宣传-7.jpg

“你说我办”新闻报料热线:28767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93-2888884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s://www.nd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闽ICP备2022015620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