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93-2888884
  • 我们自己的论坛-有事您发贴,大家来帮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599|回复: 0

宁德风光:「行游屏南」从茶路盐道走到茶盐古道(一)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0-6-1 21: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里曾有数条沟通山海的茶路盐道,走过繁华数百年,繁荣方圆数百里。后来,他老成了茶盐古道,如一轴遗弃在荒野的风景残卷,一册锁在抽屉里的残缺日记,一抹涂在历史与现实交界处的痕迹,透过凄凄芳草散发着幽幽哀怨。

——题记



宁德风光:「行游屏南」从茶路盐道走到茶盐古道(一)-1.jpg



这条茶路盐道发端于山城,爬山过水、穿村过巷,一路串起村、桥、关、亭、渡。桥如扣,亭如钉,关如榫,渡如铆,这里一钉,那里一扣,榫铆相锁,无限延伸,沟通了古今,联结了家乡异乡。在公路开通前的数千年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以脚作笔,以地当纸,汗水为墨,祖仆孙继地画一张纵横交错的交通图。如今,废弃在野,笔划已残,像狂草书法,形断意连。

山重水覆,挡不住向外探索的脚步;沟横壑纵,阻不了山海交融的流水。先民双脚如锄,双手如刀,在巍巍鹫峰山脉中段屏山之南开辟出一条繁荣一时的茶路盐道。踩下第一串脚印的,是探亲的农民,探险的商贾,或探路的旅游者?后续的脚印跟了上来,一路收拢来自不同方向的脚丫,路越聚越宽,地越踩越实,道越踩越长。路随脚印来到水边码头,脚随路迹登上小船。这个山口溪边的村子和村尾的码头有着与路途艰辛不甚相称的诗意名字——莒洲、金钟渡,让疲惫的旅途多了一点情趣。

茶路盐道的主角是“担回头客”。晓行夜伏,餐风宿露,跋涉于大山与码头之间,步行肩挑担负起一方货物交通,俗称“担回头”。山重水复,罕有平地,过坡是岭,过岭又是坡,沟沟坎坎无休无止。水随山势,峡窄滩险瀑高。因此,车与船在山区基本无用武之地。道路十八弯、陡峭如天梯都没关系,路的一端是家,另一端是希望,像磁铁一样牵引着他们向远得望不到头的终点迈步。

释下一路负重的担子,装上竹筏小舟,顺水飘到海边码头。这一刻,都能实实在在体验到轻松和幸福。把走得发烧的脚泡在咸水里,山里的泥土与海水交融一体。山里来的茶叶、茧丝、陶瓷、笋干,一部分留在这个名为霍童的集镇上,另一部分浮在这条淡水咸水交汇的溪流出八都,达三都港,转装海船漂洋过海;海边的食盐、鱼虾、海带,以及沿途的信息等,顺着原路返回山里。

路宽不过三尺,却是沟通山海的重要纽带,是滋养一方的血脉。茶,是由山出海最为典型的物品;盐,是由海入山最重要的生活必须品。茶路盐道因此得名,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旁枝,他联姻了山的情义与海的缘分,连接了古代到近代的光阴。

来源:屏南新闻网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93-2888884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s://www.nd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闽ICP备2022015620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