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93-2888884
  • 我们自己的论坛-有事您发贴,大家来帮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600|回复: 0

福建宁德鹏程老街,为抗倭寇修建的明代城墙,1939年为何被拆?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0-6-9 07: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建宁德城里的这片老街区,名字叫做“鹏程”。人们常用“鹏程万里”来寓意前程远大,想来当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也对自己的家族和子孙寄予了这样美好的祝福。

福建宁德鹏程老街,为抗倭寇修建的明代城墙,1939年为何被拆?-1.jpg

穿过南门兜的石牌坊,走进这些深幽的小巷,走进这些质朴无华的老街时,细细品味,或许对于这个美好的词汇,有了更深的理解。

福建宁德鹏程老街,为抗倭寇修建的明代城墙,1939年为何被拆?-2.jpg

顺着三都澳的潮水,经战场溪,从南门进入宁德,就是老街的范围。老街总面积0.23平方公里,四周环绕着815中路、南环路、蕉城南路及环城路。以大华路和学前路为核心,千年老街的沧桑与辉煌在这里交织。有关这座城市沉甸甸的回忆,都铭刻在三十多座明清时期古老的建筑中。

福建宁德鹏程老街,为抗倭寇修建的明代城墙,1939年为何被拆?-3.jpg

一百多年前,一位德国建筑师来到中国,当他登上老街西面的白鹤岭,顿时被眼前山海交辉的景致吸引住。他拿出相机,拍下了这张照片。福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宁德是“八山一水半分田”,还有半分是丘陵,中国沿海唯一高山直逼海岸线的就是闽东。

福建宁德鹏程老街,为抗倭寇修建的明代城墙,1939年为何被拆?-4.jpg

被险峻的高山和汹涌的大海环绕,历史上,这里一直交通不便,耕地稀少,方圆百里没有一个繁华的街市。“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自古以来,渴望走出大山的宁德人,把教育视为家族的头等大事。

福建宁德鹏程老街,为抗倭寇修建的明代城墙,1939年为何被拆?-5.jpg

北宋嘉祐三年,宁德县学文庙在老街落成。为了方便城外的孩子们到城里上学,人们在南门内的小溪上修建了一座石桥,大家希望从桥上走出去读书的孩子们,都能拥有似锦的前程,便把桥取名为“鹏程”。带着鹏程万里的美好愿景,代代老街人走过了鹏程桥,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福建宁德鹏程老街,为抗倭寇修建的明代城墙,1939年为何被拆?-6.jpg

宋朝三百多年间,宁德共考取了六十多名进士,状元及第、父子登科屡见不鲜。然而,明朝时的一场灭顶之灾,却让数百年的繁华毁于一旦。嘉靖年间,倭寇侵袭沿海,一千多个贼兵趁着涨潮,从海上直抵城下。三天后,城门失守,宁德沦陷。倭寇烧杀抢掠后纵火焚城,宁德城被焚烧了九天九夜。

福建宁德鹏程老街,为抗倭寇修建的明代城墙,1939年为何被拆?-7.jpg

两年后,戚继光率领军队在横屿岛消灭了盘踞的倭寇。为了重建宁德,朝廷派林时芳出任宁德知县。当时,整个县城被夷为平地,满目疮痍,根本没有一座像样的房子。林时芳痛心疾首,决意带领百姓重建一个固若金汤的新家园。

福建宁德鹏程老街,为抗倭寇修建的明代城墙,1939年为何被拆?-8.jpg

此时的宁德已被倭寇洗劫一空,惊魂未定的人们躲藏在深山,整个县城既没有钱粮,也缺乏人力,完事从眼下事做起,没有什么不能从头再来。他带着衙役翻山越岭,找到躲藏的人家,劝说他们回到老街。1563年初秋,新城墙动工,为了把新家园打造成“千秋不拔之基”,林时芳带着老街人召集了大批优秀的工匠,采集一块块巨石运到山下。大家每天劳作在工地,席地共餐,甘苦与共。第二年夏天,一座更加雄伟、更加坚固的新城墙拔地而起,明朝时建成的城墙一直使用到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

福建宁德鹏程老街,为抗倭寇修建的明代城墙,1939年为何被拆?-9.jpg

1939年为什么要拆除城墙呢?当时日本侵略中国,为了城里的百姓能够逃难,就把城墙拆掉了。城墙虽然毁于战争年代,但是一块题为《林大尹重城宁德记》的石碑,依然矗立在白鹤岭山下,诉说着老街的往事,也把知难而进,踏实做事的精神留在了这方水土。

福建宁德鹏程老街,为抗倭寇修建的明代城墙,1939年为何被拆?-10.jpg

当年的城墙全部用巨石砌成,宽达五米,高七米,周长近两公里,修建有四十个炮台。因为城墙像海中的礁石一样坚固,围合起来的形状又很像蕉叶,宁德便渐渐地被人称作“蕉城”。老街所在的南门,也有了新的名字“永宁”。浴火重生的老街愈加兴旺发达,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拥有一往无前的底气和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93-2888884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s://www.nd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闽ICP备2022015620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