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93-2888884
  • 我们自己的论坛-有事您发贴,大家来帮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873|回复: 0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0-6-20 21: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19日,央视科教频道

《中国影像方志》福建卷 周宁篇

播出啦!!!

下面跟着小编的脚步,

一起来看看图片版的

《中国影像方志》

福建卷·周宁篇

地名记·宝丰银场遗址

北宋年间

作为中国最大的白银产区

闽东北拥有丰富的银矿

发达的银矿开采留下了众多矿场遗址

矿场多分布在山涧两侧

矿洞内部千姿百态

形成形态各异的采矿遗迹



矿洞内景 李洪元 摄

在众多银矿中

最为珍贵的是宝丰银场遗址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2.jpg

李洪元 摄

据文献记载

宝丰银场开采于宋元祐年间

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3.jpg

纪录片《银坑古硐秘境神韵》截图

对比时代相近的古矿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丰银场遗址有5大之最:

分布范围最大

银矿洞数量最多

银矿洞长度最长

所处海拔最高

保存完整性最佳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4.jpg

郑勇 摄

随着宝丰银场的几度兴废

矿业生产的繁荣景象渐渐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但遗址周边村落依然可见历史的痕迹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5.jpg

村民家中的炼银轮形石磨 郑勇 摄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6.jpg

被村民用作井沿的隆庆封坑碑 郑勇 摄

这些遗落在山间的矿洞遗址

承受风霜雨雪留存至今

是历史留给周宁的宝贵财富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7.jpg

纪录片《银坑古硐秘境神韵》截图

2019年,宝丰银场遗址被列入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

丰富厚重的人文积淀

周宁在千年遗存的历史里

传承着山高水长的独特文化

拥抱着生生不息的未来

人物记·魏敬中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8.jpg

“大乐正教崇四术,太史公言成一家。”

这是林则徐赠给魏敬中的一副对联

对联上款“和斋文史大人正之”

在林则徐心中

魏敬中是清代的“太史公”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9.jpg

魏敬中像 资料图

魏敬中是福建重要的教育家、方志学家

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

魏敬中中进士,任国史馆总纂

期间勤慎持事,勤于笔耕

每有纂述,都为同僚所推重

位于魏敬中故里的清代奎光阁

正门楹联写道: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10.jpg

“殿宇鼎新开甲第,灵光景铄焕人文。”

正是纪念这位周宁第一位进士的风采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

魏敬中接任总纂《福建通志》

为撰写通志

魏敬中每天五更即起

伏案写作至深夜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11.jpg

据《福建通志》记载,魏敬中

“每置灯床侧,五更辄拨火就案,忍饥耐寒,

潜声屏息,惟恐劳人故耳。”

经四年努力,魏敬中完成通志总纂

重纂的《福建通志》内容翔实

观点鲜明,体例完备

被人们誉为“善本”

也成为如今方志编撰的准则

在中国方志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12.jpg

纪录片截图

“隐现楼台缥缈岑,滴珠帘下洞门深。

天开石壁群灵会,路转溪桥独客寻。

化境自然归杖履,好山大半占禅林。

水流花放人间外,一洗尘缘万古心。”

——《游显迹岩》魏敬中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13.jpg

樟源魏氏宗祠

方志文化在周宁这片土地上弘扬与传承

历经岁月洗礼

更加璀璨夺目,光耀千秋

历史记·契约文书

五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

县博物馆的一麻袋契约文书进入了历史学者的视线

五年后,经过抢救性的收集、整理

散落于闽东各地的文书告别藏身故纸堆的命运

重新唤醒自己的学术和文化价值——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14.jpg

郑文敏 摄

明清两代,周宁杉木交易繁盛

每当进行林木交易或土地佃租时

人们都要签订契约文书

长此以往,形成惯例

居民各种权属纠纷的调解以及民约的制定

都开始签订文书

这些文书都是珍贵的历史和文化记录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15.jpg

周宁县博物馆保存最早的文书(明崇祯年间) 纪录片截图

文书透露的不仅是责任的明晰

更是文化的交融

“周宁文书里常常有一行字:‘永远管业’。说明这块土地已经绝卖给买家,卖家不能反悔。可见周宁人是很守信用的。”

——周正庆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16.jpg

郑文敏 摄

周宁文书不光蕴含着商业繁荣带来的契约精神

也体现着儒家传统的诚信与仁善理想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17.jpg

纪录片截图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发现闽东文书的整理与清代乡村社会研究”课题正式立项。2018年,暨大文学院历史系与周宁县博物馆共建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和“未来史学精英”历史学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同高校的合作,周宁县提升了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地域文史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的闽东地区,探索出较为成功的工作经验。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18.jpg

郑文敏 摄

一份份文书,一段段记录

将周宁人包容、协商与妥协的生活智慧

化为文字,世代延续

由此而生的制度、规范与契约精神

构成了周宁的人文社会

至今依然影响着后世的人们

传承记·廊桥

周宁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廊桥,形成了

“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

的独特景观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19.jpg

竹岭古廊桥 李洪元 摄

作为重要的交通设施

廊桥帮助周宁人走出大山,与外界沟通

它与当地的民俗风情密切相连

承载着人们的信仰

周宁现存木拱廊桥10座

约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20.jpg

后垅廊桥 李洪元 摄

横跨后垅峡谷之上的后垅廊桥

始建于清代,1964年重建

拱跨30.3米,离水面19米

两端桥台都建在悬崖上

其险峻之程度,工艺之高超

令人叹为观止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21.jpg

禾溪三仙桥榫卯技术 陈成才 摄

廊桥凭借“高而曲”的特殊桥梁形式

跨越深涧大河

在群山之间连接起令人赞叹的道路网

被誉为世界桥梁史上的“活化石”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22.jpg

七仙桥 谢劲松 摄

木拱廊桥之妙

不在于廊,而在于拱

横跨深山峻岭间

远远望去好似彩虹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23.jpg

2015年在德国雷根斯堡建成的中国木拱廊桥 纪录片截图

隐藏于山麓间的木拱廊桥走出国门

让世人领略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湛手工技艺

廊桥,连接了周宁的历史与现在

也连接了周宁的山水与世界的目光

古村记·鲤鱼溪

位于距周宁县城西部约五公里的浦源村

鲤鱼溪以800年人鱼同乐的民俗风情名扬海内外

被中央电视台誉为“中华奇观

成为福建省三大民俗风情区之一

是中国乃至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24.jpg

秀美鲤鱼溪 李洪元 摄

为保护溪中鲤鱼,村中有规:

“人在鱼在、誓死护鱼、

不捕不食、世代相传。”

久而久之,人鱼情笃,生息与共

村民爱鱼护鱼蔚然成风

2005年,鲤鱼溪护鱼习俗被列入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25.jpg

鱼祭仪式 郑文敏 摄

2018年

周宁鲤鱼溪景区荣获全国首个

“国家级鱼文化主题公园”称号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26.jpg

第九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暨宁德市文化旅游、花卉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在鲤鱼溪举办 叶罗彪 摄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身负盛名的鲤鱼溪成为国家发展休闲渔业

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典范

在国家生态文明发展史上

刻下了属于自己的丰碑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27.jpg

鲤鱼溪荷花池 叶先设 摄

当代记·特色产业

在平均海拔800多米的云端周宁

喜凉或耐寒的冷凉花卉均可顺利越冬度夏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28.jpg

周宁天蓝蓝花卉基地映山红盛开 黄起青 摄

得益于周宁独特的气候、水源优势,

大花蕙兰成为了周宁的“明星”花卉

大花惠兰属冷凉型兰花

进入中国市场时间虽不长

但因花朵大而艳丽、花期较长

迅速成为畅销花之一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29.jpg

黄起青 摄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30.jpg

黄起青 摄

随着周宁县农业的发展

山城完成了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的巨大变迁

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推动下

周宁县冷凉花卉产业将实现

规模过万亩、产值超亿元的

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目标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31.jpg

建设中的向山兰园纵三线基地 黄起青 摄

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民

带着新思维、新技术返乡发展农业

高山蔬菜、晚熟水果、冷凉花卉等特色农业产业

在山城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周宁生态科技并举的新农村发展模式

成为全国山地县域可以复制的典范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32.jpg

黄起青 摄

随着周宁县古民居文化保护、生态旅游政策的制定

生态休闲旅游异军突起

让游客在体验智慧农业独特魅力之余

又能全身心地休闲度假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33.jpg

常源村焕新引客来 余昌武 摄

旅游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推动

周宁人以修旧如旧的独特方式

在最大限度保留古民居原有风貌的同时

将周宁文化介绍给每一位到来的旅人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34.jpg

匠人修缮古民居 郑文敏 摄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35.jpg

匠人修缮古民居 郑文敏 摄

一座座饱经风雨的古老建筑

被周宁人赋予了新的生命

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富民楼”

抒写着全新的未来

后记

山川形胜,楼台掩映下的周宁

白云缭绕,屋舍俨然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36.jpg

周宁城区 郑树龙 摄

炊烟升起,传递着邻里乡亲的温度

百丈飞瀑,蕴藏着笔墨春秋的深度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37.jpg

九龙漈 李洪元 摄

出自群山深处的一脉溪水

流淌过一代大家的门楣

也滋养着文脉根深的雅韵

快看!央视科教频道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周宁篇-38.jpg

禾溪村 肖林盛 摄

云烟聚散,鱼翔浅底

周宁,在耕读传家的书香里

企盼春暖花开的未来

来源:生态周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93-2888884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s://www.nd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闽ICP备2022015620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