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93-2888884
  • 我们自己的论坛-有事您发贴,大家来帮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858|回复: 0

福安:迷人的“水上葡萄沟”(二)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0-10-5 12: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秋时节,刺葡萄采摘正逢其时。漫步“水上葡萄沟”砂石路,宛如走入星河般长廊之中。阳光透过缀满了“珍珠”“玛瑙”的藤间叶缝,像碎银一样洒落在溪滩上,水在山涧流淌成掷地有声的彩链。踏着滴紫的时光,俊男靓女成群结对纷至沓来。他们沿着水溪小路,顺手采摘一串紫黑色的葡萄,一边品尝汁浓味甜的果实,一边观赏硕果累累的生态美景,格外惬意。借着白云山世界地质公园开发的东风,溪塔开展村企“联姻” ,合作投资建设葡萄沟内步行道、护坡护岸、景观亭、畲族民俗馆和房屋外墙立面整治。畲民们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戏水,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服务,溪塔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 村里保留罕见的“孩儿撑伞”、“古桥头”、“休闲石”等古迹,溢满乡村游“土味”。刺葡萄采摘期,“葡萄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畅享农家乐趣,体验畲家风情,溪塔刺葡萄休闲观光生态游成为闽东北亲水游线路的一颗璀璨明珠。刺葡萄休闲观光农业火了“周末游” ,果农再也不用将葡萄挑往集市上卖,而是坐在果园里接待游客,将大把大把票子装进鼓鼓囊囊的腰包。

福安:迷人的“水上葡萄沟”(二)-1.jpg

美丽的葡萄沟(郑廷裕/摄)


福安:迷人的“水上葡萄沟”(二)-2.jpg

葡萄沟下(席国胜/摄)

阳光藤间照,清泉石上流。嚣喧从此隔,休闲亲水游。徜徉于溪塔秀溪,眼前的白墙黑瓦、绿掩庭院、黄亭走廊与紫色葡萄,在这画轴般的山水间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透过仿古廊桥洞天,能看到蓝姓始迁村落旧址,错落有致在梯田茶岭间。史载,溪塔村蓝姓先民自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始迁溪塔以来,不断繁衍分支,成了福安蓝姓畲民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闽东蓝姓畲族的主要发源地,称为”溪塔蓝”。村中建有蓝氏宗祠,藏有蓝氏族谱,遗存织布机、草鞋架、剃头盒、头簪奁、竹茶筒、旧畲装和米砻、舂臼等畲俗物品。村里至今仍保留着讲畲语、盘畲歌、吃乌饭、包菅粽、舂糍粑等畲族传统习俗,每年举办 “三月三”歌会,吸引附近畲族群众前往对歌。 一年一度刺葡萄节在溪塔隆重举行!来自闽、浙两省宁德、福州、南平、温州、丽水五市的畲族歌手,在美丽的穆云开展原生态畲歌展演联欢活动。畲民们就用满谷满坡的山葡萄装点乡野,热情大方地欢迎四面八方来客。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飞越浩瀚太平洋来到福建畲乡的美国朋友,在葡萄架下与畲族群众一同庆祝刺葡萄喜获丰收。畲家人在溪面上搭架起舞台,姑娘小伙子欢快地跳起《枪担舞》、《畲族祭祀巫舞》。 沟上绿阴蔽日,沟下流水潺潺。聆听小溪流奏响的天籁之音,不仅是涓涓细流弹奏出的空山鸟语,而且有柔情似水的吸引力。在“山哈”风情流韵里,客人们在品味糍粑美食的同时,现场举行采摘佳果、吃刺葡萄竞赛,别具情趣的山葡萄风情节,把游人的情绪也带进充满芬芳的原野。因为水滋养着这块神奇的土地;因为水哺育了这里勤劳的人们;因为水生态“树”结出富民“果”……迷人的畲乡 “水上葡萄沟”,十里风光旖旎。珍珠头上挂,玉带脚下走。初秋绿裳换紫袍,情牵藤架歌满喉。山葡萄熟了!畲民的心醉了!居住在白云山下的畲民们就这样用满谷满坡的山葡萄装点乡野,热情大方地欢迎八方来客。

福安:迷人的“水上葡萄沟”(二)-3.jpg

葡萄沟下葡萄人(郑廷裕/摄)


福安:迷人的“水上葡萄沟”(二)-4.jpg

民俗表演(席国胜/摄)


来源:福安新闻网

ND19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93-2888884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s://www.nd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闽ICP备2022015620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