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93-2888884
  • 我们自己的论坛-有事您发贴,大家来帮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613|回复: 0

习近平与“三教”—— 一百一十八评《习近平在宁德》系列采访实录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3-8-29 09: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习近平与“三教”

—— 一百一十八评《习近平在宁德》系列采访实录之《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就提出以辩证思维看待财政经济问题》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而后,“教育”二字慢慢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更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从孔门率三千弟子游历四方,到近代梁启发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的呼喊,从毛泽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革命教育观到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改革开放教育论,从“传道授业解惑”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一不是对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诠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对教育工作格外重视,多次在考察、讲话、批示中,阐述了对教育工作的真知灼见。在《学习时报》刊发的《习近平在宁德》系列采访实录中,从受访者张学清同志(时任宁德行署副专员)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尊师重教、务实为民的习近平。
  早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时,习近平就非常重视教育,大力支持“三教”活动的开展。“三教”就是重教、支教、爱教,营造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据张学清回忆:1988年9月19日,习近平同志召集班子成员开办公会,专门研究教育问题并讲到:“一是要肯定成绩看差距,把教育搞上去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一定要下决心解决薄弱环节,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这包括我们提到的改善办学条件实现‘一无二有’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解决各地欠发教师工资的问题,稳定教师队伍;三是强调要分层次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习近平把“三教”工作当成扶贫惠民的一件大事来抓,经常强调:“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足见其对教育工作的深谋远虑、高瞻远瞩。
  实现“一无二有”,改善办学条件。张学清回忆:“当时省里下达了明确要求,要在1990年之前实现教育‘一无二有’,即无危房、有课桌椅。”上世纪80年代末,虽然改革开放已有一段时间,但国家还比较困难,当时的宁德,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校舍,学生们在寺庙、祠堂里上课比比皆是。还有一些就干脆在危房里上课,由学生自带凳子。张学清谈到:“那时候教育系统有一组统计数据,宁德农村的教学危房有14万平方米,建在祠堂、寺庙里的校舍还有23万平方米,课桌椅缺少3万套。”对此,习近平时刻记挂于心,1988年11月就在地委工作会议上提出把开展“三教”活动作为新一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为了切实抓好落实,2个月后又正式出台了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落实领导责任,把是否开展好“三教”活动作为年终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地、县、乡共同出资的办法,限期解决“一无二有”问题,凡是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的,不准盖新的办公楼、宿舍楼;验收工作安排在当年年底,要用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成效检验各级干部的工作成效;拖欠教师工资问题也要同步解决等。而后,宁德的这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省里的高度肯定。如此紧锣密鼓的落实,紧追不舍的督促,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把教育事业当成民生工程抓紧抓实的务实作风与为民情怀,这对当时教育系统的工作者们也是莫大的鞭策与鼓舞。
  解决工资问题,稳定教师队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负有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这是习近平对教师的高度评价。2013年9月9日,习近平百忙之中仍不忘向全国教师致信慰问:“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言行间尽显对师道的尊重和对教师的关心。习近平还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并以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采取具体措施提高教师地位。习近平的这些论述和举措,生动说明了教师队伍在教育事业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和战略意义,充分体现了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是新时代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遵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好的教师不仅学识丰富,更富有人格魅力,名师出高徒,决不是虚言。为此,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推进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在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承担着光荣而重大的职责和使命。“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习近平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要求,体现了习近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决心和战略考虑。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着力推动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既着眼宏观全局,又涉及具体工作;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明确的针对性;既符合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又面向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未来,对做好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新时代新形势,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让教育的暖阳照亮每个人的人生之路。(文/学习大军,2023年8月28日)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军 微信ID:xuexidaj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93-2888884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s://www.nd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闽ICP备2022015620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