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93-2888884
  • 我们自己的论坛-有事您发贴,大家来帮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717|回复: 0

诗意东侨 | 东侨:新城与记忆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3-8-30 07: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意大利作家伊塔路·卡尔维诺所著的《看不见的城市》,初读时显得有些晦涩。但我不放弃思索,一直寻找着飘浮在抽象空幻的城市上空那些隐秘的意味。当我面对东侨这座具体而清晰的城市时,这样的疑问又出现了。
  簇新小区里的居民并非土生土长,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根不扎在土地上,就是流动的人群。乡村社会熟人世界里的串门和好客,在城市里无法重现。我们的采访有约而来,但是提前到达。没有接到通知的保安同样将我们拒之门外。陌生者拒入,是小区订立的规则,它适用一切陌生人。遵守规则是城市的相处之道,意味着人与人要保持安全的距离,这样,人们在陌生丛林中居住,才能找到安全感,不大的住宅才能成为人们心灵栖居的港湾。这么思忖着,我担心自己与这座新城的亲密接触,会有隔阂横生。



东侨新区|谢书秋 摄
  人是群居的,有时又需要离群索居,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像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里一样,到处闲逛沉思。走着走着,就走出小区。还好东侨留下了东湖,让人们即使在城市里也不显得拥挤。微雨、轻烟、绿树、白鹭,还有塔山、大门山的倒影,让东湖如一轴山水画卷。静坐凝思,是一幅山居图,如果沿着向海而去的木栈道行走,则是一幅行旅图。
  卡尔维诺说:“你脚步追随的不是双眼所见的事物,而是内心的,已被掩埋、被抹掉的事物。”东湖如镜,伫立良久,难免就会追问:东湖是否一直存在着?尘封的记忆也许就打开了。东侨的全称是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是东湖塘华侨农场。拓荒之前,东湖塘是一片盐碱地。百年前,连盐碱地也不是,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历史有时是诡异的,人的记忆却常常患上健忘症。大海最初的模样已少有人记得。而二十年前的农场,因了邻近的师范学校,却时时被学子们记取。师范毕业的同行友人,至今仍清晰地回忆起校园外成片的木麻黄,延伸到市区的沙土路,也依晰记得更远处的塘田、海堤、围海大坝和二十五孔桥。念念不忘的则是一家狗肉店,说起狗肉的香味,还咂巴着嘴,咽着口水,仿佛香味还残留在舌尖上。



福宁路彩虹桥|谢书秋 摄
  东侨的百年沧桑,犹如一枚叶子,线性的脉络清晰可见,纤细的纹理却随时光模糊而隐匿了。记忆就像这块从海边垒筑起来的土地一样,也需要有载体,不管是文字还是影像。
  这样说来,东湖旁那座建在滩涂上的建筑,取名新视窗,就恰如其分了。二楼木质的台坪上,几位摄影人操纵着航拍的微型飞机,准备从上空拍摄一场城市的旗袍秀,城市的靓丽身影在古典的韵律中更显得妩媚。而一楼的墙上,挂满了一帧帧闽东风光的摄影作品,光影之下是一座城市变迁的缩影,影像的记忆。窗外就是退潮后的滩涂,临窗眺望,第一次不再感觉充溢烂泥成堆的滩涂丑陋,而是水草丛生、水蟹出没、水鸟飞翔的湿地公园,郁郁生机。



图|谢书秋 摄
  对于东侨来说,仅有东湖是不够的,城市如果只有园林和生态,还不如乡村来得原生和纯粹。人有双眼,鸟有双翼,赤鉴湖完成了东侨的完整拼图。与东湖相呼应的赤鉴湖一带,作为中心规划布局的北部工业集中区,以产业支撑着这座城市持续发展。冰冷的数字增长和数据对比不足以表述一片热土的变迁。而可触可摸的图景却可以让人感触到一座新兴城市的脉象:锂电新能源特色小镇昂然崛起;锂电新能源、生物科技、电机电器、食品加工等四架马车强势拉动;区间路网、标准厂房、教育医疗设施、配套商业服务、市场物流日新月异、繁而有序……



东侨夜色|刘必贵 摄
  住下来的那个夜晚,我又去了一趟南岸公园。对岸灯火璀璨,这里却夜色迷离。雨初霁,行人不多,暗影下,十分安静。不知不觉中,已走到湖的中央,但觉凉风习习,波光粼粼,不知夜的深浅,只是心怀澄明,久久不愿归去。
  有文友随性感慨:“半城山水半城诗,不负余生不负卿!若有幸养老在东侨,有福啊!”是啊,容我们一道向往:做个有福之人。
来源:东侨新视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93-2888884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s://www.nd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闽ICP备2022015620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