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93-2888884
  • 我们自己的论坛-有事您发贴,大家来帮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814|回复: 0

蕉城云淡龙舟竞渡——水上的“速度与激情”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0-6-12 17: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淡门岛,古称麒麟屿,是宁德蕉城三都澳腹地海域的一个小岛,今称蕉城区八都镇云淡村。在唐宋时期就已开发。云淡的龙舟竞渡习俗,起源于宋仁宗时期,现仍在这里盛行。清乾隆版《宁德县志·风俗》云:“造龙舟竞渡,歌‘采莲’”,就是指这一带的龙舟竞渡习俗。

蕉城云淡龙舟竞渡——水上的“速度与激情”-1.jpg


蕉城云淡龙舟竞渡——水上的“速度与激情”-2.jpg

图片来源/许少华

最早有关龙舟的记载是公元前318—296年。关于龙舟竞渡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源于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云淡的龙舟习俗一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另一习俗是源于明嘉靖年间倭患严重,云淡及周边海域人民备受祸殃。

在抗倭过程中,云淡人就地取材,利用当地一种名叫“溪里仔”的江海作业小船,配合戚家军在海上作战。这种船便于操作,且速度快,因为划桨方式独特,民间俗称“押把桨”,即左右桨位固定于船头略后的左右船舷,人侧立于船上双手执桨,左桨先划,右桨后起,使之前进合力作用增大,船航行速度加快。平倭后,云淡龙舟太平端午竞渡习俗更加鼎盛。在纪念屈原、王审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纪念平倭将军戚继光。

如今,更扩大演变为当地的一种群众性竞技项目,并且在2012年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海上龙舟文化之乡”称号。

而“押把桨”推浆方式至今仍在当地流行,并在龙舟竞渡中使用,为全国独有。1931年,云淡人以五条平安龙船参加全县端午龙舟竞渡,荣获第一名。1935年,云淡人曾以龙舟竞渡的方式沿湖暗渡闽东地下党等一行十多人,自云淡秘密安全转运至桃花溪革命老据点。1950年后,云淡人经常参加每年端午节全县沿海乡村举办的龙舟竞渡。改革开放后,由村民集资打造新式龙舟竞渡,云淡成为了蕉城坚持举办此项活动的海边乡村。

蕉城云淡龙舟竞渡——水上的“速度与激情”-3.jpg

图片来源/网络


蕉城云淡龙舟竞渡——水上的“速度与激情”-4.jpg

图片来源/大梦蕉城

云淡海上龙舟竞渡习俗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农历五月初四的母船巡海洗港仪式,和五月初五的母船再次巡海洗港以及龙舟竞渡活动。

母船巡海洗港禳灾

明嘉靖时期,云淡村被倭寇占位据点,本村及周边地区福安等地百姓深受其害,被杀无数。民间认为,他们的冤魂聚集于此地,故云淡的龙舟竞渡有“命舟遣灾”的希愿,有“洗港”“烧纸钱”“放神铳”习俗。人们以轮头做福、迎福问杯。舟中施符、楫手吃符水、吃茶豆酒、插香杆、香杆走厝等方式禳灾谴灾,以保护一方太平,祈求风调雨顺。


蕉城云淡龙舟竞渡——水上的“速度与激情”-5.jpg


蕉城云淡龙舟竞渡——水上的“速度与激情”-6.jpg


蕉城云淡龙舟竞渡——水上的“速度与激情”-7.jpg

图片来源/鲤鱼文化之窗

蕉城云淡龙舟竞渡——水上的“速度与激情”-8.jpg

图片来源/网络

龙船竞渡活动

五月初五,在潮水尚未平潮前,以大龙舟再洗港一遍。一切仪式如五月初四,不可马虎。在洗港做平安的同时,举行龙舟竞渡。

蕉城云淡龙舟竞渡——水上的“速度与激情”-9.jpg

图片来源/啊雷

蕉城云淡龙舟竞渡——水上的“速度与激情”-10.jpg


蕉城云淡龙舟竞渡——水上的“速度与激情”-11.jpg

图片来源/鲤鱼文化之窗

竞渡结束后,当地人家家户户要请客人到家中吃“五黄”,即除了吃粽子外,桌上的“五黄”指雄黄酒、黄花菜、黄瓜鱼、咸蛋黄、黄豆芽。

蕉城云淡龙舟竞渡——水上的“速度与激情”-12.jpg

图片来源/i宁德

其次,“母船”回港后,人们会以三条“香杆竹”及令旗、神铳、送保护神回大圣宫安座,并办酒席做福大祝。人们认为“香杆竹”竹枝可以辟邪,全村男女老少此时纷抢立于宫前“香杆竹”的竹枝。据说,以之赶猪,则猪易长肥;以之轻打淘气孩童,则孩童身体好,长大后聪明伶俐;以之与艾草同挂门楣,可免灾辟邪。

蕉城云淡龙舟竞渡——水上的“速度与激情”-13.jpg

图片来源/大梦蕉城

蕉城云淡龙舟竞渡——水上的“速度与激情”-14.jpg

图片来源/陈英华

赛龙舟缘起于悲苦的寻觅与百姓的祈佑,最终却化成了民间的节日喜乐。端午在云淡看龙舟,看百舸争流,看两堤未斗水悠悠,听龙鼓声声响,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

智己策略丨文字编撰

出品:蕉城区旅游开发建设指挥部

转自游在蕉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93-2888884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s://www.nd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闽ICP备2022015620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