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93-2888884
  • 我们自己的论坛-有事您发贴,大家来帮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815|回复: 0

宁德首富家公子甘当无名英雄,29岁长眠在苏区,鹏程老街故事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0-6-12 21: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建宁德城里的这片老街区,名字叫做“鹏程”。人们常用“鹏程万里”来寓意前程远大,想来当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也对自己的家族和子孙寄予了这样美好的祝福。

宁德首富家公子甘当无名英雄,29岁长眠在苏区,鹏程老街故事-1.jpg

顺着三都澳的潮水,经战场溪,从南门进入宁德,就是老街的范围。老街总面积0.23平方公里,四周环绕着815中路、南环路、蕉城南路及环城路。以大华路和学前路为核心,千年老街的沧桑与辉煌在这里交织。

宁德首富家公子甘当无名英雄,29岁长眠在苏区,鹏程老街故事-2.jpg

读一条老街,是从它的建筑开始的。建筑虽然无语,砖木却可以寄情。老街上不同的姓氏家族,把他们的文化代代相传的家族文化,都镌刻在宅院和家庙的砖瓦门楣之上。走进这一座座饱经沧桑的老屋,也就走进了一个个家族的历史。读懂老屋,也就读懂了老街。

宁德首富家公子甘当无名英雄,29岁长眠在苏区,鹏程老街故事-3.jpg

清朝时期,老街商贸逐渐繁荣,永宁门内商号连绵,大厝栉比,大华路上人来人往,车马喧闹,吸引着周边十里八乡的人们来此置业兴家。

宁德首富家公子甘当无名英雄,29岁长眠在苏区,鹏程老街故事-4.jpg

蔡氏家族的发展足迹,仿佛老街商业历史的微缩版本。蔡家先祖白手起家,在宁德山区种菁种茶,历经七代累积,才让后人进入了老街读书经商。又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第十六代蔡志谅时,靠着经营茶叶和陶瓷,积累巨万家子,成为宁德首富。

宁德首富家公子甘当无名英雄,29岁长眠在苏区,鹏程老街故事-5.jpg

为了传承先祖艰苦创业,务实力行的家风,蔡家在老街的前林路上修建了家庙,并在家庙中设有一座私塾。1913年,6岁的蔡威就是从这里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蔡威从小在私塾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比如说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数学,打下很好的基础。同时,蔡威思想开明,是有爱国情怀的一个读书人。

宁德首富家公子甘当无名英雄,29岁长眠在苏区,鹏程老街故事-6.jpg

家族长辈的言传身教,始终烙印在蔡威的成长过程中,就在蔡威入学的前后,他的外祖父林理斋在老街上创制出闽东最早的茉莉花茶,他的舅父林振翰刚刚翻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世界语著作,生活在老街,目睹着长辈们的一言一行,年幼的蔡威在心中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宁德首富家公子甘当无名英雄,29岁长眠在苏区,鹏程老街故事-7.jpg

1926年,蔡威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上海接受了秘密培训,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无线电专业技术人才,并奉命前往鄂豫皖苏区筹建无线电台。当时,苏区被敌人完全封锁,没有一部完整的电台,没有技术人员,缴获来的器材大多损毁过半,被凌乱地堆在屋角,没人看得懂。然而,当蔡威看到这堆零零散散的配件时,他的眼睛却亮了。蔡威有句口头禅“为了明天我们要干”,因为当时是从零开始的。

宁德首富家公子甘当无名英雄,29岁长眠在苏区,鹏程老街故事-8.jpg

在老街长大的蔡威深知,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从那时起,苏区的人们总是能看到一位穿着西装的斯文小伙围着满桌的零部件,日夜忙个不停。饭顾不上吃,整洁的西装上也满是油污。靠着一次次拆拆装装,仅仅两个多月,蔡威和战友们就成功组装出了完整的收发报器材。

宁德首富家公子甘当无名英雄,29岁长眠在苏区,鹏程老街故事-9.jpg

1932年2月,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向中央苏区发送了一份密码电报。有了电台,被重重包围的苏区,便如同装上了一双通达四方的顺风耳。从此之后,蔡威开始带着这台笨重的设备,跟随部队转战南北。白天行军,晚上大家休息了,他还要架设电台,侦听破译敌军密电,一盏小油灯陪着蔡威度过一个个漫漫长夜。

宁德首富家公子甘当无名英雄,29岁长眠在苏区,鹏程老街故事-10.jpg

他为了提神解困,经常用冷水冲头,还有靠吸烟。那时的苏区哪里有烟,他就卷大黄叶,卷芝麻叶,还有荷叶,代替烟来提神。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让蔡威积劳成疾。1936年,29岁的蔡威长眠在甘肃的黄土高坡。

宁德首富家公子甘当无名英雄,29岁长眠在苏区,鹏程老街故事-11.jpg

此时,老街上的家人还在苦苦等候他回家。由于隐蔽战线工作的需要,蔡威离开老街后隐姓埋名,战友们只知道他来自福建。为了让英魂重归故里,战友和家人共同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寻找。1998年,蔡威的遗骸回到老街,小小的前林路上挤满了前来迎接蔡威回家的老街人。

宁德首富家公子甘当无名英雄,29岁长眠在苏区,鹏程老街故事-12.jpg

如今,家庙泮池前,百年的桂花树依然年年散发着清香,“红色听风者”的故事,回荡在家乡的街巷。在战争年代,为扫清世间的不公,许多老街的儿女迈出了艰难的一步。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第一步,走出了共和国鹏程万里的今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93-2888884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s://www.nd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闽ICP备2022015620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