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德时代190亿A股产业链投资,首子落在锂电设备龙头先导智能,本次25亿战投采取的是锁价定增,随着监管的趋严,此次锁价定增能否成功仍存在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电池一哥”的宁德时代不仅面临新技术的迭代,还面临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绑定电池生产商以“逃离”对宁德时代的依赖。
9月15日,先导智能发布25亿锁价定增,发行价格为36.05元/股,较前一日收盘价折价约20%,唯一战投是占营收超四成的大客户宁德时代。
此前宁德时代就有公告称,拟以证券投资方式对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投资不超过190.67亿元,首次出手就是全球锂电设备核心供应商先导智能。这桩互为最大客户的联姻,若能成功完成锁价定增,对宁德后续165亿投资将起到参考意义。
另外,近期宁德时代频频出手海内外上游企业,加快布局节奏,以应对LG化学等后浪的威胁;随着特斯拉电池日(9月22日)临近,业内对“新超级电池”的技术猜测也持续发酵,宁德时代电池龙头的位置会被动摇吗?
“不惜代价”拿下定增
根据先导智能披露的定增预案,公司拟以36.05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934.8万股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5亿元,将由宁德时代作为战略投资方全额认购。
截至公告发布,宁德时代尚未持有先导智能股票。若本次定额定增顺利完成,宁德时代将持有先导智能7.29%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而控股股东拉萨欣导投资的持股比例将由发行前的26.92%稀释至24.95%,王燕清依然为先导智能的实控人。
公告来看,宁德时代似乎对这次锁价定增志在必得。
先导智能称,双方愿意长期合作,战略合作期限定为5年,期满后还可签订续约。宁德时代承诺其所认购的股份,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若证监会和深交所对于限售期有更加严格的规定,也愿意按规执行。
此次为宁德时代在A股产业链投资首次试水,自定增消息公布以来,先导智能股价涨近10%。若能顺利完成锁价定增,并在今后的产业链投资中成功复制,将有望提高宁德时代此后证券投资战略的“性价比”。
先导智能成立于2002年,是全球锂电设备核心供应商。在锂电设备的细分领域,虽然前端设备仍被日、韩企业所主导,但先导智能的卷绕机在中端电心合成环节具有领先优势,在中国锂电池绕卷机市场更是市占率超六成,为行业龙头。
在此次定增前,先导智能也同时是宁德时代最大的设备供应商。近年来陆续获得宁德时代多笔大额订单。而宁德时代也是先导智能的第一大客户,占其营收比高达四成。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先导智能向宁德时代及其下属子公司的销售金额为17.44亿元、18.1亿元、4.37亿元,分别占当期营收的44.83%、38.64%、23.44%。
此前,先导智能的财务状况并不算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64亿元,几乎没有增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亿元,同比下降41.93%。其中,锂电池生产设备营业收入11.91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例为63.90%。
入股后,先导智能的扩产节奏将能更好地与宁德时代协同。根据先导智能公布的定增方案,本次募得资金将全部用于新扩产项目、提升改造原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预计,所涉及的2个重大扩产项目完成后,将能分别实现年均营业收入12.41亿元、8.24亿元,净利润2.24亿元、1.03亿元。
在定增公告发布当日,先导智能还公告称将在德国设置全资子公司,此举也与宁德时代的全球化布局相协调。可以看出,宁德时代该笔投资更多是出于战略层面的布局,目的十分明确。
车企正“逃离”宁德时代
一边是加速布局上下游产业链,一边是越来越多车企开始绑定电池生产商,这也显示出车企对宁德时代“一家独大”的顾虑。
9月22日,特斯拉将在年度股东大会后举行“电池日”,并同步线上直播。随着“电池日”将近,宁德时代近期在锂电池产业链动作频频,也被市场视为是对特斯拉CEO马斯克曾提及的以“低钴、无钴”的方式降低成本方向的呼应。
不过,由宁德时代大力研发及推行的“低钴”8系电池,因多起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在安全性上饱受争议。对此,宁德时代坚定表示不会放弃811电池,称多条线路并行是公司发展电芯事业的核心思想,短期内811电池仍是宁德时代的主攻战略。
技术焦虑已经体现在了市场表现上。上半年,LG化学以24.6%的全球装机量市占率略超宁德时代的23.5%,虽然部分是受上半年疫情影响,宁德时代业绩大幅下挫,但显然宁德时代“电池一哥”的地位已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宁德时代正在不断深化与其他新能源整车商的合作。
2017年,宁德时代与上汽集团合资成立了两家新能源企业;2018年,与东风电动车合资成立东风时代(武汉)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与叉车龙头杭叉集团合资成立了电池包组装企业鹏成新能源。
整车商中,与宁德时代最为亲密的还属蔚来。宁德时代一直是蔚来最早也是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8月20日,蔚来与宁德时代、湖北科投、国泰君安等公司联合成立电池资产管理公司,希望推动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也给宁德时代提供了新的变现可能。
然而有更多车企正在“逃离”宁德时代。业内人士表示,车企不希望对电池厂过于依赖,而是希望自己能对电池掌握更多主导权。今年以来,多家车企在中国市场中主动寻求与其他动力电池商深度绑定。如大众控股国轩高科、奔驰联姻孚能科技。这种降维打击也对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造成了进一步的挤压。
宁德时代加速“跑马圈地”
宁德时代近期动作频频,一手积极布局上游锂资源与中游锂电设备,一手不断与下游整车商深度绑定。目前,由宁德时代投资控股的公司达到48家,持股比例100%的企业有11家,其中大部分是新能源、材料相关企业。
8月11日,宁德时代宣布将以证券投资方式,拟围绕主业对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企业进行投资,投资总额不超过2019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50%,即不超过190.67亿元,其中境外投资总额不超过25亿美元。
有分析观点指出,根据宁德时代2019年年报,电池系统产能53GWh,在建产能22.2GWh,产能规模增长超两倍,而产能利用率已近90%,意味着公司对上游材料的需求增幅也将翻倍,“向上投资”可能会是优先的选择。
另外,在宁德时代的固定资产投资中,锂电设备原占比就高达55%-73%,与锂电设备上市公司合作,也可以作为核心固定资产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储备。其中,在锂电设备中游环节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上市公司先导智能,很自然地成为了宁德时代百亿布局的第一枪。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还在海外锂项目上屡砸重金,以确保电池原料供应安全。
9月14日消息,宁德时代将投资约4400万人民币,以获得加拿大公司NeoLithium8%的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并获得后者董事会的一个席位,并成为该公司技术委员会的成员。
资料显示,NeoLithium在阿根廷拥有TresQuebradas锂盐湖项目,已于去年5月完成了预可行性研究,如今将在宁德时代的协助下完成最终可行性研究。该项目资源量700吨LCE(碳酸锂当量),储量130万吨LCE,未来有望扩产至4万吨电池级LCE。
无独有偶,去年9月,宁德时代以5500万澳元(约合2.7亿人民币)收购澳洲Pilbara锂矿的8.5%股权。另外,宁德时代股东投资的刚果金钴项目(安胜矿业)据悉也已于近期投产。
有业内人士表示,钴锂镍这三种资源中国资源储量不足,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尤其随着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锂矿的市场需求、库存和价格可能会在未来几年产生较大波动。
宁德时代这两笔海外锂矿项目的投资很难带来财务方面的投资回报,但有利于其稳定上游理矿供应,缓解原料供应焦虑,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开拓出海业务,提升其电动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