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公元933年宁德的名字正式记录于历史之中,他一直声名不显,历史也鲜于记录。
宋朝开始,缓慢发展,明朝开始,海洋运输的发展,让他慢慢走到了世人的年前。但却是那样多灾多难。
这其中经历了约四百年。
洪武二年(1369年)
温州叶丁为率众攻占福宁县,杀人甚众。
洪武三年(1370年)
六月,倭寇首次入侵福宁县沿海地区,民众遍遭掳掠
正统九年(1444年)
七月,处州叶宗留及陈监胡等聚众数千,开福安西部银矿(今寿宁县地)谋生。福建参政竺渊前往镇压,被起义矿工所杀。起义波及浙江、江西、广东,叶宗留 自称大王。正统十一年三月遣御史柳华往镇压无果。正统十二年攻政和、浦城、建阳、建宁等地。正统十三年叶宗留牺牲,起义延至景泰二年(1451年)失败。
正统十三年(1448年)
沙县邓茂七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古田县。
正统十四年(1449年)
正月,朝廷慑于邓茂七、叶宗留起义之威,免浙江、福建银课,福宁县民困稍苏。
景泰五年(1454年)
福安西部官台山(今寿宁官台山)民众起事。
成化十九年(1483年)
六月十九日,沿海海啸并发大潮,陷没塘田。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州内水、旱、瘟疫、地震灾害频发,致饥荒。
弘治二年(1489年)
十一月,倭寇劫宁德七都,尚书林聪宅被劫一空。
正德五年(1510年)
十二月,大雪,宁德平地积雪尺余,时所罕见。
正德十一年(1516年)
正月十五日夜,福宁州城内失火,焚至次日黄昏,万人无家可归。灾后发生喉疾,至六月始息。
正德十六年(1521年)
正月,福安大雪,高山积雪经月不化。
嘉靖元年(1522年)
全境天花、麻疹流行,次年复发,死者甚众。
嘉靖七年(1528年)
地震,历1时,房屋震动,池、井水沸动。
嘉靖三十年(1551年)
七月,倭寇攻陷福安县城,后又侵柘洋(今柘荣县),攻城不入,被守城军民活捉10余名解州。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倭由浙江南下,福宁州境遍遭蹂躏,为防备计,沿海又筑城堡数十座。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
三月,倭200余人侵福宁州城不入。十二月,分巡道舒春芳募兵万余在赤岸与倭激战,全军复没。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
倭寇又陷福安、宁德2县。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三月,倭寇数千围攻福宁州城,守城军民与其激战7昼夜,敌不克,遂焚东郊而去。四月,倭攻陷福安县城,民众被杀3000余人,城内焚烧殆尽。
同年,倭犯寿宁县。
嘉靖四十年(1561年)
十月,宁德县城为倭攻陷,占据9天,烧杀抢掳,为害甚烈。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八月,戚继光率浙江义乌兵8000余人抵福宁,直捣倭寇巢穴宁德横屿,后又留一营兵员驻守,俗称“浙营”。十一月,倭自浙江侵入寿宁,城内遍遭毁损。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五月,倭数千人在宁德小石岭为戚部所歼。
万历九年(1581年)
七月,福安暴雨,大水淹城,城墙坍塌,压死2000余人。
万历十七年(1589年)
七月十四日,州驻地地震并火灾,毁学宫及民舍数千座,州城半空。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
福宁大旱并饥荒,闽抚金学增引进番薯(俗称地瓜、甘薯)渡荒,闽东开始广植。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十一月初九夜,寿宁地震,发声如雷,山谷回应。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
七月十五日,州治所大风并雨,拔树摧屋,海澳数千船只沉没。
崇祯八年(1635年)
由于教会势力的不断扩大,福安爆发首次反洋教斗争,民众冲进教堂捣毁圣像,搜捕外国传教士。
崇祯十一年(1638年)
福安等地封闭教堂,驱逐外国传教士。
随着大明王朝的风雨飘摇,接下来的宁德,命运又会如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