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德新闻网6月13日电 (游一琳 叶立景 林超 )2020年宁德市“两会”期间,市政协新闻出版界提交提案《关于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国学)增强创城内在动力的建议》(第2099号)得到宁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办理。一段时间以来双方就如何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国学)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增强文明创城内在动力,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多方沟通协商,落实落细落小取得良好成效。
图为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有关提案办理协调会。
这份提案办理进展情况如何?6月4日上午,市政协新闻出版界委员与市住建局相关同志在市社科联会议室对这份提案办理再次进行深入协商。市住建局三级调研员谢宗龙及风貌办主任李影介绍了提案办理情况。提案办理意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强化公园历史文化理念规划,加强公园主题文化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创城内在动力。二是将开展编制城市雕塑规划筹划工作,在现有公园功能定位基础上,结合闽东历史文化名人生平事迹,做好城市主题雕塑规划文本编制,因地制宜将闽东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不断增强市民的文化自豪感与认同感,并以落实落细落小精神抓好有关工作。因此,可以说这份提案办理意见亮点频闪,也让广大市民心驰神往。如西部区域,在对南漈生态公园总体规划中重点建设陆游、戚继光历史名人主题雕塑广场等景观区,尤其是首次筹建宁川(秋谷)书院。这可是一项填补空白之举,必然让宁川书香飘荡,更加浓郁。东部区域,东湖沿岸在强化长江支队纪念园基础上将拓展建设闽东红色文化主题园,建设重点彰显“侨民”主题文化的大门山公园。尤其是计划创建“闽东之光”社科文化长廊,既展示宁德悠久历史和山海人文,也创造有利条件让文化惠民和培根铸魂。善大莫焉!
谢宗龙代表市住建局对委员们就事关文明城市创建的市政规划建设积极建言献策表示感谢,并表示“以文化人”“文化创城”,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是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魅力,助力创城的有效举措。市住建局将进一步抓好提案办理,并及时与提案方积极沟通交流有关情况。
市政协常委、新闻出版界召集人、市社科联主席邱树添希望市住建局作为提案办理单位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积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抓好城市文化设施建设,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大力弘扬闽东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城市文化内蕴。同时强化责任担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用功用心用情、落实落细落小抓好城市文化建设,给后人留下更丰硕的成果,以利于子孙培养与发展;让人民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这座城市更具文明美、生态美、文化美。
不止于此。2018年以来,宁德市社科联站位全局,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扎实履职尽责,多措并举,结合实际,主动作为,提前谋划,制定出台《宁德市社科联关于主动融入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目标、载体举措、工作要求,助力创城的12条具体措施,号召全市社科界主动作为、密切配合,积极自觉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市社科联积极组织开展“社科普及节假日进行词”活动,向全市干群发送有关创城短信十几万条,营造良好创城氛围;组织开展“两岸聚落文化与传统建筑调查夏令营暨学术研讨会”,两岸高校上百名专家学者、青年学子参加,得到上百家媒体报道,提高了我市文明美誉度和影响力;组织开展以“社科普及宣传周”为主的社科普及系列活动,着力提高全体公民人文素养,更好地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为创城助力添彩。连续三年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纳入社科课题研究规划参考选题,组织专家学者积极开展研究,从城市内涵上为我市创城工作提供思想理论和智力支持。
图为市政协针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提案开启专题调研。
政协提案是协助党和政府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一条重要渠道。去年市“两会”上,市社科联以团体名义提交《为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文宁德”》,得到市政协、市政府重视,被列为重点提案,尤其是在提案中关于加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问题,市公安局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巡防查控,得到有效改善,城市燃放鞭炮顽疾、陋习逐步得到根治。今年以来广大市民明显感觉到乱燃放现象少了。除规定节日外,也极少被凭空炸响的鞭炮烟花夜半惊魂了。在今年市“两会”上市社科联又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团体名义提交《加强城市治理,更好争创宁德全国文明城》提案,目前,已由市住建局、创城办等相关单位办理。提交《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案,得到市政协高度重视,首次被列为重点协商课题,并于6月9日-11日由市政协领导带队针对提案内容赴福安、寿宁、周宁、屏南、蕉城开展“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专题调研视察工作,从而更好地提高此项提案办理的针对性、实效性。
俗话说,一打计划不如一个行动。这些提案践行行动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2019年12月市社科联组织有关人员赴苏州市沙家浜考察红色文化,市政协委员、中新社福建分社社长助理吕巧琴参加考察并采访老革命后代后,针对参加沙家浜与桃花溪村红色文化源流关系以及洋中镇陈洋村与霍童桃花溪村长期道路不通问题,联合其他委员提交《关于建设洋中镇陈洋村及霍童镇桃花溪村红色文化旅游公路的建议》提案,由蕉城区政府办理,推动了桃花溪村与陈洋村道路修建,呼应了当地群众的呼声。
三年来,市社科联站位全局,注重调研,并借助政协提案平台,通过多次座谈协商、沟通交流,每项提案都得到有力回应,抓落实见成效,奋力推动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完)
来源:闽东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