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93-2888884
  • 我们自己的论坛-有事您发贴,大家来帮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852|回复: 0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0-6-14 20: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年临水,千年相依

我的血液

流淌着你的清碧

千年临水,千里相系

隔山隔海

我也与你共呼吸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1.jpg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2.jpg

2019年农历正月初四,天刚蒙蒙亮,古田县平湖镇富达畲族村的蓝氏家庙“蓝公府”前就人来人往,一片繁忙。今天,这里将举行一场盛大的请祖仪式。这是这座古老畲村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日子,除了祭祀和上演神戏之外,村民们还会抬着蓝公塑像,一路巡游。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3.jpg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4.jpg

蓝公,指的是富达先祖蓝文卿、蓝应潮父子。富达村肇基于唐代乾符三年(876年),距今已有1143年的历史,是畲族最早迁入闽东且人口最多的村落。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5.jpg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6.jpg

据史料记载,唐末,畲族先民从海路入闽,在连江马鼻登岸,经罗源分散到福建福州、闽东、浙江南部等地。其中,富达蓝姓先祖迁居到古田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故事从“南方丛林第一”的雪峰崇圣禅寺说起。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7.jpg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8.jpg

距离福州市区不远的闽侯大湖乡雪峰山南麓,座落着一座雪峰禅寺。蓝文卿,当时为雪峰太平庄一带望族,《古田县志》称其:“豪迈富家资,有子八人。”唐咸通十一年(870年),雪峰开山始祖义存法师到这里开山创寺,后因跟随的僧人越来越多,旧庵容纳不下,需另建寺院。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9.jpg

福州雪峰寺 法度法师 :“那义存禅师就回答一句话,施主你这个地方范围有多大?他(蓝文卿)说,我这个地方横直十五公里,七千八百亩地都是我这里,山不算,就是光光地租可以七千八百亩。那义存禅师说,如果施主有这个志诚的心,平僧就是一块袈裟就够了,就等于这个雪峰寺是袈裟借地。”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10.jpg

对蓝文卿而言,一片袈裟之地根本不足为虑,便欣然应允。此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只见义存法师将袈裟向空中一抛,袈裟停在半空之中,遮住了阳光,袈裟的影子罩住了蓝文卿在雪峰山附近的全部田产。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11.jpg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12.jpg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13.jpg

见此情景,在场的僧徒既感到惊讶,又充满期待。想不到,信诺礼佛的蓝文卿当即表示将兑现自己的承诺。《闽都记》记载:“蓝文卿先后共舍田七千余亩,房屋五百间,水牛360头”。唐乾符二年(875年),闽王得知此事,上疏朝廷称道蓝文卿的善举。唐僖宗下旨,封蓝文卿为威武军节度使。此后,蓝文卿又陆续捐赠田产给寺院,以至资财施尽,自己则留在寺院参禅礼佛。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14.jpg

根据义存法师的指点,蓝氏后人分赴闽浙两省各地肇基立业。蓝文卿的长子蓝应潮骑着白牛,来到了古田平湖一个长满水竹的地方。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15.jpg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16.jpg

蓝应潮带领族人在这里除地筑室,辟茅置田,重兴家业,并立下“耕者富,读者达”这一祖训,告诫子孙要靠勤劳耕作和苦读诗书谋求出路。后来,村子改名为富达,并沿用至今。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17.jpg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18.jpg

为了纪念蓝文卿、蓝应潮两位先祖,宋宝元元年(1038年),蓝氏后人修建了这座“蓝公府”,虽几度重修,仍保留着宋代的建筑风格。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19.jpg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20.jpg

“蓝氏宗祠”建筑面积514平方米,砖木石结构,飞檐翘角,绿色琉璃瓦盖顶,堂厅内立着圆形石柱,厅堂中间设祖宗神龛,陈放着历代祖先的牌位。每逢年节,“蓝公府”热闹非凡,族人敬献香烛、瓜果等供品,祭祀祖先。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21.jpg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22.jpg

作为千年畲族古村,富达至今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街、古厝。村中纵横交错的石径,串联起各家房屋。这些土夯式建筑,体现了闽东畲族的民居建筑特色。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23.jpg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24.jpg

畲家花厝是村中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建筑,建于清朝晚期。因屋内有许多十分精美的花鸟木雕,被人称为花厝。古厝占地颇大,至今保留着完整的回廊、吊顶、门棂、窗棂、雀替等构造。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25.jpg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26.jpg

土墙上沿,精致的浮雕让人眼前一亮,浮雕精细地刻画了一组古代民间传说和历史掌故,把千百年来普通百姓的生活展现出来。古厝外围还有一道土墙,作为防匪之用,墙上依稀可见当年战乱留下的弹孔。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27.jpg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28.jpg

富达村世代秉持祖训,耕读传家,人丁兴旺,文风鼎盛。宋代以来,不乏贡生、进士,同知、县令,民国期间,有3人任本县和外地县长。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29.jpg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30.jpg

三月,春天的富达村,3000亩的芙蓉李树开满洁白的花朵,满山遍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白茫茫。而当春华秋实,硕果压弯了枝头,到了芙蓉李采摘季节,外地客商纷纷前来收购。富达村是福建省内芙蓉李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产区,素有“八闽第一芙蓉李”的美誉。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31.jpg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32.jpg

富达芙蓉李得益于翠屏湖独有的小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山区昼夜温差大,使得芙蓉李的糖分得以凝结,果实甜脆多汁,深受消费者青睐。如今,芙蓉李已经成为富达最重要的产业,90%的村民都种植芙蓉李,并成为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33.jpg


宁德古田:千年临水情之《千年畲村》-34.jpg

“洞门不闭日空虚,云去云来何定居。看到虚中生白处,恰如混沌未分初。”这是宋代古田县令李堪赋诗盛赞富达村“蓝洞归云”的神妙境界。如今,这里早春桃红李白,深秋遍野金黄。矗立村口的千年古樟,枝繁叶茂、四季青翠,风骨遒劲、默默不语,像一位睿智禅悟的老者,守望着这座千年畲寨。

来源:宁德电视台

ND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93-2888884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s://www.nd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闽ICP备2022015620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