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实时报警精准定位、智慧停车让居民出行更便捷、圆梦互动让邻里守望互助成生活习惯……走进东侨开发区湖滨社区,在一系列高科技赋能下,居民生活更加智能、幸福。
近年来,湖滨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以试点“智慧社区”建设为契机,创新“四融四促”党建工作,充分发挥“近邻”党建作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打造了环境优美、言行善美、邻里和美、生活甜美的“四美”幸福社区。
融入“大网格”以促共治
坚持党建引领“一张网”,多元共治“一盘棋,深耕网格化党建,推动组织向末梢延伸,筑牢家门口的红色堡垒,构建了城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上东曼哈顿小区党支部创新“三委+N”机制引领小区治理
组建社区“大党委”,吸纳驻区单位共建单位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物业公司党员负责人和社区党员民警参加,定期召开联席会,共同研究和推进党的建设、综治平安、文明创建等工作。
率先组建小区兼合式党支部,按兴趣、功能、楼栋等划分党小组,设置党员中心户。探索建立“三委+N”“1+2+N”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机制,如上东曼哈顿小区党支部牵头业委会、监事会以及物业、业主代表、有关部门、群团组织等共同商定,先后调处解决涉及创城、停车、环境美化等重大事项问题63件。
社区党支部联合共建单位举办文艺晚会
推动党员共融共管,小区党支部将“8小时”之外的党员重新集结,深入开展“党员回家”亮身份、“党员来敲门”、“走亲连心”等系列活动,鼓励党员主动承担楼长、街长等任务,并通过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活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等,促进党员当先锋、作表率。
融入“大数据”以促智治
为解决社区治理服务的“痛点”“难点”,3月以来,社区党支部以试点建设“智慧社区”为契机,积极推动“大数据”融入社区治理,重点打造“一张网络、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切实提升了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如今走在湖滨社区,不时会感受到智慧社区为居民带来的便利:刷脸即可进入小区大门;高空抛物监测算法可第一时间识别高空抛物行为并实时报警,第一时间精准定位抛物窗口,且溯源到具体单元和户,有效避免追责难;“智慧停车”提供临停缴费、附近车场、车位缴费、车位共享、无感支付、访客登记等掌上服务功能;“智慧养老”实时监控老人活动轨迹,如老人摔倒等自动捕捉预警,及时推送信息给工作人员,提醒进行现场处理;“智慧用电”对用户超负荷用电、充电源过热等用电安全隐患,进行预警并自动断电处理……
日前,“智慧湖滨”微信小程序已正式上线,设置了民意畅达、随手拍、共驻共建、党员报到、微心愿、智慧停车等功能模块,并为群众在线求助、投诉建议等提供便利;在社区便民服务站引入智能自助服务设备,完善掌上办事等综合功能,实现办事预约、查询、受理、反馈“一站式”服务……一系列措施解决居民在安防、医疗、养老、停车等方面最为关心的问题,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延伸到群众家门口、电脑、手机,有效畅通了居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方便了群众生活和办事,增强了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融入“大民生”以促善治
坚持服务力量下沉、服务资源融入,引进一批优质的企业、社会组织,为辖区群众提供专业化便民服务,促进党的工作贴近居民生活、走进群众心坎、融入基层治理,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深入开展“两清单两认领”主题共建活动,社区主动提供服务,共建单位党组织积极共享资源,目前与8个共建单位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共收集梳理共建单位服务、项目清单67个,在职党员认领服务岗位850多个。
社区党支部将小区“红色驿站”“近邻党群活动中心”作为网格员联系点,增强与业委会、物业企业、业主代表等方面联动,快速解决小区各种问题;同时经常性走访居民群众,第一时间了解居民需求,实现零距离服务。
坚持开放融合、服务融心,设置社区养老、公益服务等个性化项目,建成功能齐全的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康体娱乐服务。
融入“大邻里”以促德治
大力弘扬“远亲不如近邻”文化,社区、小区党支部牵头开展小区文化建设,举办邻里节,培育邻里情,落实邻里帮,注重邻里赞,拉近邻里距离,共建和美家园,实现党组织组织力和居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小区党支部牵头发动居民广泛参与,讨论制定出文明公约、小区精神,制成小区之歌MV文艺作品等,嵌入党建文化和宣传阵地,使小区文明公约、小区精神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居民的自觉行动。
在创文明城环境卫生整治、小区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中,党支部积极发动小区能人、党员人才、在职党员牵头组建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聚合居民自治管理和自我服务力量,实现价值搭建舞台。目前,社区共有10个社会组织、12支志愿服务队伍,拥有志愿者658人。
组织党员“带头传播党的声音、带头参加公益活动、带头融洽邻里关系、带头争当文明市民”的“四带头”活动,开展微心愿认领、邻里互助,举办端午节包粽子、“集百家米·送腊八粥”等,评选小区“明星”业主、好儿媳、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等,使“和美之花”接连盛开、蔚然成风。
来源:宁德组工
ND1904 |